党建学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第二十三讲

来源: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8日  浏览次数:

第二十三讲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重要基石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入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新国家安全理念,统揽国家安全全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适应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要求。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风险挑战也十分严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维护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或打断。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回应了人民对国家安全的新期待。在新时代,人民希望国家更加强大,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希望党和政府更加主动作为,更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希望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论断,明确将安全作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这是对历史、现实、未来的深刻洞察。有了安全感,获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会持久。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了世界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有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同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才能实现共享正义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一重大论断,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刻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要求和丰富内涵。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这是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安全才更可靠、更可持续。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在改革发展中促进国家安全,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安全是发展的保障。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决定了这个国家生存、发展与兴盛之路。实施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国家安全战略,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做到坚持发展不停步、维护安全不懈怠。

       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各项权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生存发展条件和安定生产生活环境。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把制度安全、政权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就是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牢固树立捍卫国家利益的机遇意识,强化捍卫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创新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方法,更坚决更有效地维护好捍卫好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

       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这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本定位。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也处于从发展中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国家安全,既要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安全共性问题,更要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安全问题。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大前提来谋划思路,立足我国发展历史机遇期大背景来统筹工作,做到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安全保障就跟进到哪里,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外部安全环境。

       坚持科学统筹的根本方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国家安全合力。要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三、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不断提高国家安全能力。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全面发展进步,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是主阵地、主战场。要把确保政治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从维护政治安全高度谋划和推进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工作;以防控风险为主线,既要防控本领域主要安全风险,又要防范不同领域安全风险叠加共振;落实国家安全政策,织密国家安全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外部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工作。

       维护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执政安全,是维护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四个自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敌对势力在我国策划“颜色革命”的战略图谋是长期的。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能放松警惕,坚决防范和抵御“颜色革命”,坚决遏制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维护政治安全,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维护国土安全。国土安全是立国之基。国土的安全状态与国家能否繁荣息息相关。国土不受外来侵略和威胁,资源不因战争或预防战争过分消耗,国家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当前,我国国土安全面临复杂严峻挑战,维护国土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提升维护国土安全能力,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国国土安全的各种图谋和行为,筑牢国土安全的铜墙铁壁。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深入打击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三股势力”,坚决防范“藏独”、“疆独”,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全力维护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维护经济安全。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维护国家安全,根本上是为了发展经济,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国家制定和实施安全战略,国家的政治、军事乃至环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经济安全,文化、教育、社会等领域安全也就无从谈起。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增强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维护社会安全。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社会安全有更高的标准。人民群众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不仅关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成效如何,而且关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水平高不高;不仅关注自身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关注执法司法是否严格公正,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像阳光一样照耀到每个人。要大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注意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凡“恐”必打、露头就打,出重手、下重拳,给暴力恐怖势力以毁灭性打击,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坚决挤压暴力恐怖活动空间,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加强公共安全工作,妥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当今世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日新月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影响。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相伴而生,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不能人家用飞机大炮,我们还用大刀长矛,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制定网络安全标准,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切实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维护外部安全。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强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领域国际合作,坚决支持国际反恐怖斗争,坚定支持和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为全球安全治理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